低压电缆在电力传输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电缆进水却是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。一旦低压电缆进水,将会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,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那么,当低压电缆进水时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
要及时发现电缆进水的情况。这需要定期对电缆进行检查和监测。可以通过外观查看,如电缆外皮是否有破损、裂缝等迹象,这些有可能是进水的入口。还可以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,如绝缘电阻测试仪等,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值。若绝缘电阻值明显降低,很可能意味着电缆存在进水问题。一旦发现电缆进水,应立即采取措施,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。
对于已经进水的低压电缆,处理方法要根据进水的程度和电缆的具体情况来决定。如果进水情况较轻,只是少量水分侵入电缆内部,可以尝试采用干燥处理的方法。一种常见的干燥方式是热烘法。将电缆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,利用加热设备逐渐提高电缆的温度,促使水分蒸发。但在加热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,避免因温度过高损坏电缆绝缘层。一般来说,温度可控制在 50℃至 70℃之间,持续加热数小时甚至数天,直到通过检测确认水分已基本去除。
另一种干燥方法是真空干燥法。把电缆放入特制的真空容器中,抽出容器内的空气,形成真空环境。在真空状态下,水分的沸点会降低,从而加速水分的蒸发。这种方法干燥效果较好,但需要专业的真空设备,操作相对复杂。
如果电缆进水较为严重,绝缘性能已经受到较大破坏,那么就需要考虑更换电缆部分受损部件或整根电缆。对于一些电缆附件,如接头、终端头等,如果进水导致其绝缘性能下降,应及时更换新的附件。在更换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,确保新附件与电缆连接良好,绝缘可靠。
如果整根电缆进水严重无法修复,就必须更换整根电缆。在更换电缆时,要选择质量可靠、符合规格要求的电缆产品。要注意电缆的敷设路径,避免再次出现进水的隐患。例如,要确保电缆沟排水畅通,避免积水浸泡电缆;在穿越建筑物、楼板、墙壁时,要做好密封处理,防止雨水、地下水等渗入电缆。
为了有效预防低压电缆进水,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就要采取一系列措施。要选择合适的电缆敷设方式,如直埋电缆时,电缆沟底部应平整夯实,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 100mm 的软土或砂层,以保护电缆外皮不受损伤。电缆周围还应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,如排水坡度、排水管道等,以便及时排除积水。
对于电缆桥架敷设,要保证桥架的密封性良好,防止雨水进入。在桥架转弯、分支处,要做好电缆的固定和密封处理,避免电缆因晃动而导致外皮破损进水。要定期清理电缆桥架内的杂物,保持排水畅通。
在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制作过程中,更要严格遵守工艺要求,确保密封良好。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,在制作完成后,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,如进行绝缘性能测试、密封性能检查等,确保无进水隐患。
还要加强对电缆运行环境的监测和维护。定期检查电缆沟、桥架等设施的运行状况,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导致电缆进水的缺陷。例如,检查电缆沟的盖板是否完好,有无孔洞导致雨水进入;检查桥架的防腐涂层是否完好,有无生锈、脱落等情况影响其密封性。
低压电缆进水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。一旦发现电缆进水,要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,根据进水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或更换。要加强预防措施,从电缆敷设到运行维护的各个环节入手,确保电缆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,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。只有这样,才能减少因电缆进水引发的故障和事故,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。

.jpg)
.jpg)



